连日的高温炙烤,让空调成为市民的“必需品”。太原公交全力保障,所有车辆空调均调至适宜温度,确保车厢内冷气充足。然而,细心的驾驶员在运营中发现,不少乘客从烈日下骤然进入凉爽车厢后,容易出现打喷嚏、肩颈不适等“空调病”症状;夏季暴雨突袭时,湿滑的车厢台阶也容易导致上下车乘客脚下不稳,存在安全隐患。如何让这份清凉更贴心、更安全?
“清凉锦囊”科学防暑
为了让乘客更舒适、健康地享受清凉,7月20日,省体育中心停车场的公交工作人员精心整理了一套夏季健康出行科普知识,制作成醒目的提示贴,张贴在公交车厢内。这个举措不仅关注车厢内的“小气候”,更将健康提醒延伸至乘客的日常生活中。针对车厢内温差带来的不适,科普小贴士提供了及时缓解小妙招,如揉搓手腕、按压特定穴位等。同时,也温馨提醒乘客居家使用空调的注意事项,包括定期通风、清洁滤网、合理设置温度、注意保暖(如护好肩颈)等,有效预防空调病的发生。科普内容覆盖了高温出行的多个场景,从出行前携带遮阳伞、帽子等遮阳装备,途中及时补充水分,到识别头晕、乏力等中暑前兆及初步应对办法,帮助乘客科学防暑。
“安全提示”细致入微
针对汛期多雨的特点,太原公交的科普贴同样细致周到:醒目提醒乘客上下车时务必留意台阶湿滑,紧握扶手,保持重心稳定,避免滑倒摔伤。特别提示乘客在到站下车前,先观察车外路面情况,尤其是积水深度和路面状况,确保安全下车。除了静态的小贴士,驾驶员也会在行车途中,特别是在暴雨天气或停靠间隙,通过语音播报反复提醒乘客注意脚下安全,形成动态的安全防护网。
服务升级获好评
自这些科普小知识在车厢内“安家”以来,效果显著,乘客对温差适应、空调使用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因开关车窗、调节空调温度等引发的车厢内小摩擦明显减少。车厢环境更加和谐有序,乘客共同维护舒适乘车的意识增强。经常乘坐89路公交的小张表示:“这些科普内容很实用!不仅坐车时知道怎么应对冷热变化,平时在家开空调、下雨天出门也知道该注意啥了,特别贴心。”
记者 齐向真 通讯员 马丽娜 杨殊钧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