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棉信息中心2025-08-12 17:28:42
中国棉花网专讯:进入8月份,随着新疆地区棉花发育、长势、产量预测等逐渐成型,加上大部棉花加工企业机器检修、设备更新等准备工作进入中后期,部分大型棉花贸易企业开启2025/26年度新棉“预采购”。从反馈看,南疆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参与2025/26年度皮棉“预售”积极性稍高,与部分大中型贸易商联系供货的不在少数,北疆加工厂则相对平静,对“预售”热情有待提高。
河南某棉企采购标准报价如下,喀什地区颜色级31级及以上占比70%(不含淡点污棉,马值4.0-4.9)“双28”基差315元/吨、“双29”基差605元/吨、“双30”基差705元/吨;巴州、阿克苏41级及以上(不含淡点污棉,马值4.0-4.9)“双28”、“双29”、“双30”基差分别为500元/吨、680-700元/吨、800元/吨;北疆皮棉41级及以上(不含淡点污棉,马值4.0-4.9)“双28”、“双29”、“双30”基差分别为520元/吨、730元/吨、800元/吨。要求2026年2月10日前交货(晚交货一天基差下调2元/吨,最晚交货期3月底)。
从调查来看,近半个月来,发布对外承包、转让的新疆棉花加工企业较6月、7月份显著减少,招租的最佳期已过,大部分加工厂陆续开启设备检修、调试及2025/26年度新棉开秤前的准备工作。
整体看,2025/26年度大型棉花加工厂/贸易集团呈现收缩产能、专注棉花贸易的趋势。内地用棉企、贸易商与新疆加工企业采取联合收购、加工、经营的比例未现恢复迹象。新疆植棉大户、合作社等委托加工厂“代加工”热情也不高,仍以棉花加工企业独自经营承担风险为主,如何利用郑棉、期权、跨期跨市跨品种套利等工具避险成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