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告诫我们,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招待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对全球格局、国际秩序、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深情回顾了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在战火中淬炼出的深厚情谊,深刻阐述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一历史昭示的伟大真理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历史逻辑、时代价值、行动导向,必将有力引领国际社会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智慧和力量,共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深刻思考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时代命题,充分彰显了大国领袖坚定的时代担当、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厚的天下情怀,引发出席招待会的各国贵宾、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各界代表和国际社会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
当前,面对加速演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回望那场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被卷入的人类浩劫,历史给予的告诫是这样清晰而坚定: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得道多助、邪不胜正是历史常道,走人间正道、干正义事业,才能越走越宽、行稳致远;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同舟共济、和睦相处是时代潮流,珍惜和平、维护和平,才能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全世界;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能拥有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强大力量。
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又一重大全球性倡议,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标注了方向,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支撑,是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习近平主席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守护世界和平安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习近平主席的重要宣言,深刻回答了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提供了清晰的价值坐标和行动指引。世界各国要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讲求一个“理”字,秉持公道正义,勇于担当作为。要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决不能重回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要顺应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将始终做国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深入推动“四大全球倡议”落实落细,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等维度,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新力量。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各国要以史为鉴、以和为贵,坚持团结协作,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携手开创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光明未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央视评论员)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赵羽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