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警方接到吴女士(化姓)报警称遭遇冒充公检法电信网络诈骗损失较大,警方立即启动紧急止付程序并开展案件调查。经过分析研判,民警发现有41万元涉诈资金打到了外省男子崔某的账户中,崔某收到钱后立即前往多家银行取现,很可能是一名“卡农”。
刑侦大队联合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北干派出所等单位凌晨出发,连夜赶赴河北落地侦查。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将崔某传唤调查。崔某是当地一家实体黄金店的股东,他称收取的41万元系正常销售的货款,通过实地核查黄金门店确实有相关“购买记录”。
案件侦办一时陷入僵局,专案组继续深入研判,在核对黄金数额时一个异常细节引起了民警注意。明明黄金店收款41万余元,但售出黄金量却只有40万余元,并且到现场购买黄金的“顾客”形迹可疑。面对民警的询问黄金店销售郝某、店长李某等人神情紧张、支支吾吾,民警当即将郝某等人传唤调查,真相逐渐水落石出。
该黄金店的销售、店长、会计等,在明知黄金采购款存在洗黑钱等非法来源的情况下,决定“和警察抢时间”。安排“顾客”上门互相配合,快速取现,准备将涉诈资金“洗白”。
郝某、李某等人的行为已经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押解回萧。黄金店负责人夏某目前已投案自首,诈骗赃款被警方成功追回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方提醒:通过购买高价商品洗钱是电诈犯罪分子的常用手段,请广大商家和市民朋友提高警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警方反映。
此外,切莫被一点小利蒙蔽双眼,触碰法律红线,利用交易黄金、高档手机等方式帮助诈骗分子“洗白”资金。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曹卓佺
来源: 法治日报